南钢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报告期,公司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同比增益4.12亿元。公司先进钢铁材料销量为258.79万吨,同比增加25.15%;占钢材产品总销量25.06%,占比增加3.85个百分点;综合平均销售价格5,972.81元/吨(不含税);毛利率16.03%,同比增加0.26个百分点;毛利总额24.78亿元,同比增长16.66%,占钢材产品毛利总额41.98%。报告期,公司抢抓海外市场,持续扩大高的附加价值品种出口数量、出口品种及重点高端客户再延伸。公司出口接单量125万吨,出口量120万吨,双创历史记录;公司出口钢材同比增长85%,好于中国钢材出口中等水准。公司围绕“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聚焦“创新聚变、数智蝶变、新产业300832)裂变”三条乘长曲线,打造“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新特征,努力建设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智造商。报告期,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持党建引领,打造高韧性企业。公司全体员工坚定发展信心,守正创新、出奇制胜,以踔厉奋发的精神、团结奋进的斗志、精准有效的举措,克服钢铁行业供需矛盾、原燃料价格高位波动、内部生产与项目建设双线作战等影响,经营业绩稳健,实现营业收入725.43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下降1.6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731.77亿元,比上年度末下降2.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5.43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1.81%。报告期,公司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工信部“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并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报告期,公司以数字化管理为抓手,精准施策、高效衔接,各产线稳定、顺行,生产效率和质量持续提升,全方面提升M端极致竞争力。公司钢材产量1,039.87万吨,同比上升5.63%;在钢铁企业可比重点指标中,铁厂入炉焦比、喷煤比,钢厂钢铁料消耗等近20项指标创历史纪录;成材率、工序能耗等近50项指标取得进步。公司聚焦关键指标降本,坚持探寻降本最优解,通过对标优秀钢铁企业、深化“智改数转网联”、强化工序衔接平衡、精准精益深挖潜潜力等措施,实现M端工序成本同比下降19.19亿元;通过境内外资源整合、战略与择机结合、期货与现货协同等措施,持续提升择机采购α能力,实现S端采购降本3.52亿元。报告期,新产业聚焦“四元一链”相关多元主赛道,金恒科技、钢宝股份、鑫洋供应链、鑫智链、金安矿业、柏中环境等核心平台经营效果及主体活力向好。金恒科技重点打造数字工厂、工业机器人等主航道产品,中标多个外部订单。钢宝股份创新营销模式,上线“钢E切”平台,拓展C2M业务新领域,交易额大幅度的提高。鑫洋供应链逐步扩大矿石、合金、煤焦等供应链业务布局,签订长江航运船板供应长单,实现船舶“生态圈”零的突破。鑫智链聚焦电子智能招投标平台,获EBS最高级别三星级认证;MRO工业品超市与多家知名工业品平台对接,成交量超过50亿元,外部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4%,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金安矿业多措并举深挖降本增效潜能,同时盘活资源存量,推进深部延深工程建设项目。柏中环境继续保持旗下水务资产稳定运营,并持续深化工业废水、工业固危废等业务拓展。公司新设蔚蓝高科技集团(事业部制,下同),对印尼金瑞新能源、印尼金祥新能源赋能,深挖国际市场潜力,坚持践行国际化战略。报告期,公司30项高端品种实现“0→1”突破并产业化;23项新产品、新技术通过省级鉴定,鉴定数量创历史纪录,其中18项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垄断。专用板材深耕高端产品研制,在厚壁抗酸管线、船用低温钢、厚规格容器用钢等领域取得突破,保持一马当先的优势。特钢长材聚焦关键产品攻坚,攻克冷滚压高强钢、2100MPa弹簧钢、高锰钢焊材、贝氏体非调质钢等。公司推进国家级研发项目3项,结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助力攻克高可靠性高压储氢能承受压力的容器、高原复杂环境高性能桥梁、超低温工程装备用高强高韧特种合金等多项国家战略级技术难题。报告期,公司先后接受81次国内外顾客的第二方认证/审核及完成19项第三方产品认证工作。第二方认证/审核方面,在新能源与油气装备领域,超低温用镍系钢通过国际知名客户认证,抗酸容器通过知名客户认证。船舶与海工领域,通过国内外多家知名客户认证。工程机械与轨交领域,液压活塞杆通过国际有名的公司认证;350km/h高铁弹簧取得CRCC认证,形成客货车、动车、高铁的低速到高速列车弹簧钢CRCC认证全系列覆盖;ISO/TS22163国际轨道交通行业经营管理体系年度监督审核,评价达到“银牌”质量绩效等级。汽车轴承弹簧领域,高等级弹簧钢通过国内国际市场的认证,应用于国内高端新能源车型并首次进入国际市场;冷镦钢通过5家国内外高端用户认证;高强韧性连杆用非调质钢通过国内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认证;高温渗碳齿轮钢成功应用到大众、戴姆勒、沃尔沃等高端顾客的变速系统齿轮。第三方认证/审核方面,采用厚板坯连铸机坯料,轧制多个规格船板完成11国船级社扩证/认证型式试验;首次通过热轧带肋钢筋绿色产品认证,荣获四星等级。公司坚持把知识产权“软实力”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核心力”。报告期,公司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年度考核,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企业;“大厚壁管线%Ni钢板”通过“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新授权专利276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报告期,启动主持/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计11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另外,主持/参与制定的5项国家标准发布。报告期,共立项公司级创新项目75项,其中重大创新项目32项,涵盖产品研究开发、工艺研究、绿色低碳、装备技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经营管理等领域。报告期,公司《钢铁公司实现多维度一体化集成的智慧运营管理体系构建》成果,荣获第三十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公司持续推进“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智慧南钢总体战略,聚焦智慧生产、智慧运营、智慧生态等领域,打造“数据治理+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双轮驱动架构。报告期,公司依托“智改数转网联”持续推进成本寻优,助推M端工序成本同比下降19.19亿元、S端采购降本3.52亿元;完成智能制造项目18个、新立项25个;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省市级及行业协会荣誉12项;入选工信部“2023年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2023年5G工厂名录”“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及江苏省工信厅“2023年江苏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2023年江苏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类)”等;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四级评估(行业首批两家之一)、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三星级企业评估(全国首家)。1、聚焦价值创造,构建生产制造新范式。智慧料场、带球黑灯工厂等一批智能制造项目投用,智造能力持续赋能一线业务;智慧能源管控一体化平台整体上线试运行,实现能源决策的数字化智能化;铁区一体化平台已释放模型价值,为炼铁提质降本增效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板材全流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一期)项目全面上线,运用数字化指标体系,推动生产经营指标持续改善。2、聚焦管理提升,锻造敏捷应变运营体系。智慧运营中心持续贯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开发铁钢平衡管控等高阶模型,提供相关运营决策支持;以采购一体化、黑色市场分析系统为支撑,连接市场与现场,提升市场分析敏捷应变力;GMS产业互联平台进一步拓展上下游群体,降低上下游沟通成本及信息差。3、聚焦政策机遇,推动数据要素资产化。数据资产中心平台发布,已实现8个重点领域数据标准化盘点与入湖,形成5,000余张数据资源表、800余个业务指标,有关数据服务实现跨领域高效供给。创新制定OT数据采集数据编码体系、云边端数据存储技术规范,完成29万个OT点位标准化,促进OT、IT数据融合;紧跟国家数据要素政策动态,深入研究数据资产价值量化过程,探索公司数据资产入表路径。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深化“产销研用+服务”一体化体系。报告期,公司出口接单量125万吨,出口量120万吨,双创历史记录。为沙特阿美石油管线个国际项目提供高端钢材57万吨,同比增长近44%;大壁厚深海管线、高锰钢、复合板等高端品种出口实现“0→1”突破,首次进入海外市场;与多家全球制管、风能、石油等领域龙头公司加深合作,中东管线万吨。多产品蓄力打开成长空间,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实现放量增长。液氨储运用低温钢首次供应国内知名船厂14000TEULNG双燃料集装箱用燃料罐。公司全年销售船板近170万吨,占比同比提升5.41个百分点,与中船系、招商系、中远系在油气船、PCTC船、集装箱船等特殊船型领域开展合作,供货项目包括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全球最大24346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国内首艘科学考察&文物考古船等特殊船型。紧抓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汽车传动轴用钢、汽车悬架簧用钢、非调质曲轴用钢等产品具有优势。报告期,公司多项高端产品实现“1→N”的突破。为80余个重点项目提供专用板材,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个。发挥品牌优势,与徐矿集团、郑煤机601717)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合作,高等级耐磨钢、高强钢实现进口替代;超低温用镍系钢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特钢长材重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6%,其中,汽车传动轴用钢、弹簧线、高标轮毂轴承钢产品同比增幅分别是63%、32%、35%,覆盖国内外诸多乘用车知名品牌。报告期,以“乘势聚能,碳路登峰”为主题的“中国能源材料产业链高峰论坛暨南钢30万吨Ni系钢、100台LNG陆地储罐业绩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公司超低温用镍系钢已经供货超过30万吨,已供货29座LNG接收站,超过100台陆地LNG储罐。报告期,公司“低温储罐用5Ni钢”荣获中钢协中国钢铁工业产品研究开发市场开拓奖;弹簧钢热轧盘条产品荣获“江苏精品”品牌认证;集装箱船用止裂钢板、矿用焊接圆环链用热轧圆钢和易切削钢热轧盘条等3项产品荣获钢铁行业“金杯高品质的产品”。公司创新开展客户服务,积极地推进跨领域交流协作,致力服务上下游、赋能采销两端。报告期,公司专用板材开发77家新客户,其中直供占比超过85%;特钢长材开放72家新客户,其中直供占比超过70%;通过品种攻关、采销协同、板特联动等举措,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方案,其中JIT+C2M模式配送钢材约2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40%;深耕GMS产业互联平台,关注个性化服务,推进产业链深度合作、协同发展、价值创造;构建产品价值图谱,实施精准化客户服务、共创共赢。公司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报告期,企业成立低碳能源战略委员会,从管理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组建产品环境声明(EPD)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自身环境绩效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上线智慧能源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动力集控、能源管理、智能决策”一体化能源管控系统;深化能源诊断及低碳技术创新,建设国内用户侧超大储能电站,采用/推广新型烧结环冷机密封等新技术,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公司落实“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能源产业体系优化调整,“六大”节能专项攻关取得成果,吨钢综合能耗534.6kgce,同比降低3.4kgce;自发电比例56%,创历史纪录。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完成“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物流”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钢协网站公示,实现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目前正在推进“环保绩效A级企业”创建。报告期,公司上线智慧环保管理平台,落实“源头严防、过程严控、末端严管”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景观提升项目27项,打造湿地公园-通达路-板材区域的精品旅游环线年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全国冶金绿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清洁生产一级标准,达标率为100%,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排污总量均低于政府许可排污量。(1)研发与推广低碳用钢:报告期,新能源用钢(风电、核电及水电用钢等)销量60万余吨,同比增加超过30%;超低温用镍系钢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开发出大型水电工程用1000MPa级超高强钢、风电用硅锰轴承钢等低碳品种;开发并供货高强度悬架簧,电机轴及传动轴、齿轮钢等新能源汽车用产品。(2)提升特钢性能减少消耗:报告期,公司持续研发/推广轻量化(高强/超高强钢),长寿命(高等级耐磨钢),耐火、复合等(功能性材料),环境友好(耐腐蚀钢)等高端品种,推动绿色品种升级迭代。(3)工艺技术革新节材降耗:报告期,公司传动轴系列用钢、注塑机连杆用钢、液压活塞杆用钢等产品应用新工艺,减少CO2排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3年全球经济提高速度为3.1%,增速比2022年放缓0.4个百分点。地理政治学博弈加剧,俄乌冲突呈现长期化趋势,巴以冲突时隔多年再次激化。另外,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贸易增长乏力、企业和消费的人信心下降,经济稳步的增长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2023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完成年初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世界钢铁协会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粗钢产量18.88亿吨。产钢量前三名国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为中国、印度和日本。其中,中国粗钢产量为10.19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的53.97%;印度的粗钢产量为1.40亿吨,同比增长11.8%;日本的粗钢产量为8,700万吨,同比下降2.5%。2023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钢铁行业真抓实干,积极适应市场、主动对接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深化对标挖潜,生产经营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水平发展稳步推进做出了钢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供给强于需求、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降幅,钢铁行业运行呈现“需求减弱、价格下降、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态势,提质增效难度加大。2023年,我们国家粗钢产量为10.19亿吨。主要用钢行业中,房地产用钢偏弱,但降幅收窄,基础设施用钢基本稳定,制造业用钢稳中有增,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9.33亿吨,同比略降。受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影响,钢材市场价格同比下降,中钢协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均值为111.60,同比下降9.02%。普氏62%铁矿石的金额指数均值为119.71美元/吨,保持高位。焦煤、焦炭价格重心下移,安泽主焦煤价格均值为2,164.81元/吨,同比下降21.42%,日照港600017)准一级焦价格均值为2,349.04元/吨,同比下降22.87%;富宝全国废钢价格指数均值为2,675.10元/吨,同比下降10.43%。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中国钢材累计出口量9,026.4万吨,同比增长36.2%;钢材累计进口量764.5万吨,同比下降27.6%。在国内钢材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钢材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钢铁行业面临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市场需求较弱、产能及环保政策等多重压力。中钢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总利润855亿元,同比下降12.47%;平均销售利润率1.32%,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末,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2.52%,同比仅上升0.27个百分点。公司是行业领先的高效率、全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具备年产千万吨级钢铁综合生产能力。公司围绕“一体四元一链”(即钢铁材料“一体”+新材料、新智造、新能环、新互联“四元”,产业链延伸“一链”)进行精准布局、聚焦突破,积极构建以“精”和“特”的钢铁业务为核心+战略新兴起的产业的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价值增长。公司是全球规模效益领先的中厚板生产基地及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特钢长材生产基地,工艺装备水平先进,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公司瞄准中国制造业升级及进口替代机会,以专用板材、特钢长材为主流产品,聚焦研发与推广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性、高耐磨性、耐腐蚀、易焊接等钢铁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油气装备、新能源、船舶与海工、汽车轴承弹簧、工程机械与轨交、桥梁高建结构等行业(领域),为国家重点项目、高端制造业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研发投入连续多年超过营业收入的3%,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创新及“卡脖子”技术攻关,开发超低温用镍系钢、大厚度(≥100mm)止裂钢、超高强度1300MPa级结构钢板、高等级(600HB)耐磨钢、海底抗酸管线、低温度的环境用高锰钢、大型集装箱船用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超低温用9%Ni钢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公司坚定“智改数转”转型,目前已打造了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1个国家级5G工厂、2个省级智能工厂、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及7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努力建设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制造商。新能源与油气装备领域:公司新能源领域覆盖风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用钢。风电用钢可按照每个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实现轴承、紧固件、螺栓、螺套的全系列批量化配供。高强度水电用钢(国内领先的800MPa级、600MPa级)应用于白鹤滩水电、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核电用钢按HAF003质保体系生产,为核电站提供专用中厚板并配套核电螺纹钢,大范围的应用于苍南核电、太平岭核电等国内重大核电工程;高端核电用钢应用在“华龙一号”等核电项目机组核心部件。公司超低温用9%Ni钢连续十余年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供货国家管网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名的公司,同时还研发了7%Ni、5%Ni、3.5%Ni等超低温钢系列新产品,累计供货超过30万吨,并配套研发超低温螺纹钢筋及套筒,可实现用户的一站式需求。目前,公司已供货29座LNG接收站供货,包括14座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总数超过100台陆地LNG储罐。公司油气装备领域用钢通过APIQ1及API会标产品(石油石化天然气行业用钢)认证,相关这类的产品通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SaudiAramco(沙特阿美)、TotaEngergies(道达尔能源)等国内外有名的公司的第二方质量审核认证。宽厚高等级X80、抗酸、抗大变形等管线钢处于行业领头羊,应用于国家管网川气东送、中俄东线、乌干达Tienga、北极二期ArcticLNG2等国内重点/国际项目,抗酸管线钢国内率先通过沙特阿美认证并供货沙特阿美Marjan海工项目等项目,开发大壁厚海底管线并供货ZULUF项目;石油钻具用钢实现API全钢级覆盖,抗硫钻具钢国际先进,应用于塔里木、中东等酸性油气田。船舶与海工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通过11国船级社认证企业之一,与国内外知名船舶海工企业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产品应用于集装箱船、滚装船、豪华游轮、风电吊装船、干散货船以及VLGC(液化气船)、VLEC(乙烷运输船)、LPG、LEG等(超大型)气体运输船等。其中,100mm厚FH40、120mm厚EH36,通过船级社认证,实现了超厚规格船板的供货突破;高强海工板应用于“蓝鲸一号”、“蓝鲸二号”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可燃冰钻井平台;100mm厚高止裂韧度集装箱船用止裂钢板,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供货全球最大24346TEU级超大型集装箱船,20000TEU以上船型,助力我国大型集装箱船等特种船舶核心关键材料的自主保障;独家供货国内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助力我国大型邮轮建造国产化。汽车轴承弹簧领域:公司轴承钢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标轴承钢自2009年起具备供货能力,通过十余年的研发、技术、市场开拓积淀,产品纯净度、均匀性国内领先,已获得德国、日本等多家国际知名轴承钢企业稳定供货,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公司通过汽车用钢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汽车钢进入全球主流品牌整车厂,并通过多家世界领先的零部件企业认证。公司为国内多家新能源车企提供轴承用钢、齿轮用钢、电机轴用钢、传动轴用钢、高强汽车悬架弹簧、稳定杆、轮胎螺栓等系列化配套产品;汽车传动轴用钢、汽车悬架簧用钢、非调质曲轴用钢、转向齿条用钢、轴承带钢、工程机械弹簧钢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高铁用弹簧钢制造的扣件应用国内高铁线条,总业绩国内居前。工程机械与轨交领域:公司工程机械钢品种已实现车体、工作装置、底盘三大系统覆盖,与卡特彼勒、三一、小松、临工、徐工等国内外有名的公司建立稳定合作。超高强钢和耐磨钢等系列工程机械用钢技术水平行业领先,成为国际、国内有名的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国内率先实现超高强度结构钢板屈服强度1000MPa级以上、高等级耐磨钢硬度600HB批量供货。履带底盘系统实现“四轮一带”全系产品覆盖,同时活塞杆、油缸管、斗齿等用钢已实现系列化,并出口至东南亚及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链轨节用钢应用于徐工“神州第一挖”。公司通过轨道交通用钢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铁刹车盘用钢填补国内空白;高疲劳导轨钢实现进口替代,供货至全球导轨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50-350km/h高铁弹簧用钢取得CRCC认证,形成客货车、动车、高铁的低速到高速列车弹簧钢全系列覆盖,供货重大高铁及省市地铁项目。桥梁高建结构领域:公司紧跟国际桥梁建设技术创新步伐,现已形成Q345q-Q500q、耐候(含免涂装)桥梁钢系列(含耐候连接、焊接用钢)、桥梁用不锈钢复合板等全系列、多品类的批量供货能力,应用于连镇铁路五峰山特大桥、九龙湖大桥、广东临海桂湾河桥、沪杭甬快速路、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等国内重大/重点项目及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中俄黑河大桥等国际项目。耐候桥梁钢供货国内首座免涂装耐候铁路钢桥——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高性能桥梁复合板系国内最大供应商;高耐候、高抗延迟断裂、高韧性桥梁用10.9级和12.9级耐候螺栓钢及高强焊丝钢,为新一代绿色、大跨度及轻量化钢结构耐候桥梁提供材料基础;配套桥梁用大线能量焊丝钢,可实现进口替代。公司为北京冬奥会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定制“耐候钢”,耐大气腐蚀性能为普通钢种的8倍;高强度结构钢用于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跳台滑雪中心;澳标结构钢板覆盖5-120mm厚度范围,出口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领域:公司建筑用材大多数都用在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领域。其中,开发出新一代建筑用钢——HRB600高强螺纹钢产品(目前国标中最高强度等级),专供上海浦东机场项目。公司生产的先进能源用钢、高技术船舶及海工钢、高端工程及矿山机械用钢、高标轴承等特钢品种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分类(2018)》中“新材料产业”的先进钢铁材料。基本的产品明细情况如下:报告期,公司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同比增益4.12亿元。公司先进钢铁材料销量为258.79万吨,同比增加25.15%;占钢材产品总销量25.06%,占比增加3.85个百分点;综合平均销售价格5,972.81元/吨(不含税);毛利率16.03%,同比增加0.26个百分点;毛利总额24.78亿元,同比增长16.66%,占钢材产品毛利总额41.98%。金元素复材:金元素复材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秉承“打造全球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引领者”企业愿景,为客户提供先进复合金属材料综合解决方案。金元素复材同时拥有热轧复合板和爆炸复合板两种主流生产的基本工艺,系国内品种最多的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基地之一。金恒科技:金恒科技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两化融合咨询服务机构、工信部智能制造和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先后获得冶金科技奖一等奖、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金恒科技秉承“数字化转型生态构建者”的企业愿景,深耕产业数字化领域,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不断拓展数字工厂、智能集控、智能装备等市场,形成了运营智慧化和生产智能化两大系列的产品及解决方案,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信息技术与工业场景的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金恒科技的重点及战略客户100多家,覆盖钢铁、能源、矿山、环保等行业。报告期,金恒科技通过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V2.0L5最高等级评估。金宇智能:金宇智能致力于深耕钢铁、铁路、航空航天、能源等四大业务板块,聚焦无损害地进行检测及其系统集成装置研究开发,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智能检验测试产品和解决方案。报告期,金宇智能相继开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3套系统。其中,钢板全板面全相控阵超声波自动检验测试系统,填补了国内高性能钢板全板面相控阵探伤机的空白,并荣获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创新大赛(钢铁行业赛道)最具投资价值奖。柏中环境:柏中环境是一家水务环境领域的综合服务商,其前身为德国最大的水务公司柏林水务集团和专门干海水淡化及废水净化处理的Metito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水务企业(原柏林水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柏中环境秉承“创新驱动,技术引领,成为绿色低碳领域的价值创造者”企业愿景,为市政、工业园区和工业公司等提供污水处理、供水及固/危废处理设施的设计、建造、投资及运营管理服务,多年来经营业绩稳健增长,抗周期特征较明显。展望未来,柏中环境将继续践行专业化、资源化、科技化、国际化的转型升级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不断向绿色低碳领域的价值创造者迈进。钢宝股份:钢宝股份秉承“产业C2M卓越生态构建者”企业愿景,聚焦上下游产业链需求及痛点,为产业链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C2M生态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钢宝股份自主开发出钢材加工配送云切平台——“钢E切”,全面整合板材及切割加工资源,为用户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价值。鑫智链:鑫智链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南京市总部企业,以“让人信服的供应链数字化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为企业愿景,致力于打造全流程智能化招投标交易买卖平台、互联网S2B2C电子商务平台、可信普惠金融数据服务平台、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及有关数据应用服务;投标平台获EBS最高级认证,MRO平台入驻供应商超千余家。鑫洋供应链:鑫洋供应链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驱动力,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智慧供应链生态企业,以云科技平台为载体,嫁接内外部资源,围绕车、船、港、仓、大数据等打造共融共生的开放型生态系统。海外年产650万吨焦炭项目:公司围绕上游产业链布局,在印尼青山工业园打造海外焦炭生产基地,合资设立印尼金瑞新能源、印尼金祥新能源,分别建设年产260万吨、390万吨,合计年产650万吨的焦炭项目;新设蔚蓝高科技集团,对印尼金瑞新能源、印尼金祥新能源赋能,推进全球化战略落地。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印尼金瑞新能源4座焦炉均已投运,印尼金祥新能源2#焦炉已投运,1#焦炉具备投运条件,3#焦炉完成砌炉,其余焦炉及其配套设施正在按序推进施工。报告期,印尼金瑞新能源焦产量146.21万吨,销量146.0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9.08亿元、净利润1.39亿元。金安矿业:金安矿业系一家集采矿、选矿以及铁精粉的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矿业公司,资源禀赋良好,铁精粉品位可达68%以上,具有年产90万吨铁精粉配供能力。金润爱智:金润爱智专注于钢铁耐磨易耗品零件的定制加工、应用推广和全流程服务,致力于以JIT+C2M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工程机械全球服务生态圈,创新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引入国际成熟的OEM服务模式,新建全球工程机械零部件产品配送服务中心和垂直类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全球客户。金智工程:公司深入推动“智改数转”,设立金智工程,打造设备全生命周期设备智维平台,推进专业化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新模式。金智工程以“致力于打造国内最优秀且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化设备运维服务商”为企业愿景,秉承“极致服务、数智运维、协同发展、共创共享”的企业未来的发展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体验。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差异化战略,建立“产销研用+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列化的解决方案。公司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效率生产、低成本智造”竞争优势,通过行业领先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精品钢研发体系,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公司注重产业链延伸发展及价值提升,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在印尼青山工业园打造海外焦炭生产基地,合资设立印尼金瑞新能源、印尼金祥新能源,合计建设年产650万吨的焦炭项目。两个项目陆续投产后,将成为公司的新业务板块,并大幅度提升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报告期,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信集团。公司未发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公司核心竞争力详情如下:公司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组织管理,生产单元实行事业部制运作,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加入中信集团后,公司体制由混合所有制变为央企控股,可充分依托股东资源平台优势,在主业协同、新产业链通、财务资源共享等方面,促进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互助。公司遵从“以人为本、同心共进”的企业价值观,与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构建多层次、多维度激励体系,施行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及技术合伙人制度,激发组织内生动力。公司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构建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公司深入践行习提出的“三个转变”,坚持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3%以上,打造行业领先的研发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公司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产销研用+服务”一体化的精益研发体系,拥有新材料研究院、数字应用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立了国际级、国家级等“2+4+7+N”开放式高端研发平台架构,包括:2个国际级(南钢英国研究院、南钢日邦研究院)、4个国家级(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个省级(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高端钢铁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船舶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院士企业研究院、江苏省低温钢工程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司打造开放的创新平台,聚焦前瞻性的、前沿的、原创性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英国、瑞典、芬兰等全球12个国家、82个科研院所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系列核心产品及核心技术。2010年以来,公司5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等级科技进步奖,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累计主持及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共计84项,其中,国家标准35项;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2项。公司系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企业。公司专利竞争力位居全球钢铁行业前列,截至报告期末,有效授权专利1,848件,其中,发明专利644件,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拥有国外有效授权专利38件,其中,国外发明专利34件(单体口径)。企业具有专用板材和特钢长材两大生产体系,工艺装备水平先进,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现代化、信息化,结合深厚的技术储备,并拥有相匹配的能源供给、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辅助系统,为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生产提供支撑。专用板材:生产体系包括行业领先的5,000mm宽厚板、3,500mm中厚板(卷)、2,800mm中板等3条生产线,品种规格覆盖齐全、分工合理、专业化生产。其中,配套三台轧机各具优势及特点,宽厚板轧机扭矩、轧制力系同类最大之一,可生产厚度4~5mm、宽度3m以上的超宽薄板;中厚板(卷)是国内配置最完整的炉卷轧机产线、中板轧机轧制效率国内领先,典型船板的极限规格分别达到50mm和80mm。轧机宽度配置和产线布局合理,可为客户提供从宽到窄、从厚到薄的全系列一站式、一揽子的解决方案。特钢长材:生产装备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长流程、短流程合理配置。其中,拥有独具特色的高精度轧制+控温功能的棒材生产线,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行业领先的特种合金带钢生产线,可实现AGC厚度、AWC宽度、全线闭环控轧控冷及自动轧钢、包装、喷印、称重等智能化控制,同时配套国内领先的热处理、探伤检验测试等精整能力。客户认可:企业具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通过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紧扣高端用户、高端产品推进产品认证,通过欧盟CE、日本JIS等国际认证。在油气装备领域,产线及API会标产品(石油石化天然气行业用钢)认证审核,产品通过SaudiAramco(沙特阿美)等国内外有名的公司的第二方质量审核认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新能源领域,核电用钢按HAF003建立质保体系,并通过知名核电顾客的审核。在船舶与海工领域,通过ABS(美国船级社)、BV(法国船级社)等11国船级社认证。在汽车轴承弹簧领域,通过汽车用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标轴承钢自2009年起具备供货能力,通过十余年的研发、技术、市场开拓积淀,已获得德国、日本等多家国际知名轴承钢企业认证及稳定供货;汽车钢进入全球主流品牌整车厂,并通过多家世界领先的零部件企业认证。在轨道交通领域,轨道交通用钢质量体系通过某国际铁路工业联盟审查中心审定,行业内率先荣获“银牌证书”。公司具备拥有与生产体系匹配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生产水平,产品在品种多样性、产品规格极限、质量等级等方面具有优势。公司长期培育的“双锤”品牌在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双锤及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双锤”牌螺纹钢为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实物交割品牌。公司231项产品及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151项产品及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领先水平;1项产品获中钢协“金杯特优产品”,37项产品获中钢协“金杯奖”,16项产品获冶金工业质量经营联盟“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18项产品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1项产品获江苏省高端制造“双百品牌”,4项产品获江苏省“江苏精品”。公司产品在新能源与油气装备、船舶与海工、汽车轴承弹簧、工程机械与轨交、桥梁高建结构等行业(领域)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公司坚持直销模式为主的多层级销售方式,形成以华东为中心,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同时在香港、中东、印尼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营业销售平台,逐步完善国际化市场布局。公司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下游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壳牌、NSK等诸多国际有名的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公司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坚持C2M生态圈、智慧营销系统2.0建设,打造智能化产业链生态。公司实施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用研产销”一体化、售前“参与化”、售中“贴身化”、售后“及时化”的360度服务体系,并促进下游客户主动参与南钢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延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将MES(生产管理系统)、ERP(资源计划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2M云商销售平台等四大智能销售系统融合,实现客户销售、生产、物流、财务、质量、售后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建设质量区块链可信体系,提升客户黏性和服务的品质;为客户提供通过“JIT+C2M”、E2E(智连)等新模式,与客户信息数据交互、流程串联、形成线上一体化协同;施行“铁三角”营销模式,围绕产品力、营销力、交付力,持续优化产销研“铁三角”组织,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贴身的个性化服务。公司贯彻国家《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秉承“智联价值,让制造更美好,让工业更有力量”的企业价值观,打造“数据治理+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双轮驱动的领先架构,通过智能生产、智慧运营、智慧互联和数字服务等领域建设,全方面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公司率先建成覆盖业务面最广的智慧运营中心,将全要素全价值链汇集,大幅降本增效;率先在钢铁行业全方面开展数据治理,构建钢铁行业数据标准体系,推动企业由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敏捷型组织转变;行业率先提出JIT+C2M模式,探索个性化定制与服务化延伸,打造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配件的JIT+C2M智能工厂;行业率先推行GMS产业互联平台,为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供专业定制服务,打通上下游数据接口,通过联合生产、联合设计、联合经营的方式开创融合发展新模式。公司将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沉淀为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对外持续输出,孵化金恒科技、金宇智能、鑫智链等多家子公司,向钢铁、矿山、环保等20余个行业进行数智化输出和服务。公司已打造了1个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1个国家级5G工厂、2个省级智能工厂、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公司“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先后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首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数字领航”企业方向)、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等。近年来,公司以打造“美丽都市绿色钢厂”为目标,将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作为推动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引擎,投资超低排放改造和生态保护,建成了一批先进的环保治理设施,通过“有组织”“清洁运输”“无组织”的全流程、全工序超低排放验收审核。公司已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及RB/T103-2013能源管理体系钢铁企业认证。公司是行业中第一个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企业,获得世界银行(代表意大利碳基金)的碳减排量资金支持。此外,公司坚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是行业中第一家“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第一家亚临界发电技术应用于钢厂煤气发电机组。公司先后荣获中钢协“中国钢铁工业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国冶金报》“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工信部钢铁行业转炉工序能效“领跑者”、“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文化旅游区)先后入选“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工业旅游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公司坐落于加工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工业基础雄厚,是国内最主要的钢材料消费区域,为公司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企业主要生产区域毗邻铁路、公路及水路,交通便利,同时地处的南京江北新区为国家级新区,确立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4+2”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公司的转型发展、产城融合提供机遇、拓宽空间。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贸易规模同比增加、印尼焦炭项目逐步投产所致;经营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贸易规模同比增加、印尼焦炭项目逐步投产所致;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出口销量增加、印尼焦炭项目逐步投产所致;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印尼焦炭项目逐步投产及公司绿色低碳、智改数转等项目完工导致折旧及非货币性资产摊销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印尼焦炭项目逐步投产所致;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围绕“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加大研发投入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印尼焦炭项目逐步投产,运用资金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支付万盛股份603010)收购款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新增万盛股份并购贷款所致;公允市价变动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股票等公允市价变动增加所致;营业外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同期收到质量异议赔款所致;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捐赠1.32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建设所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具有韧性,IMF预测2024年全球通胀率延续平稳下降,2024年全球经济提高速度为3.1%,在通胀减缓和增长平稳的环境下,全球经济软着陆预期增强。受货币、财政政策收紧,劳动力市场趋弱的滞后效应影响,预计主要发达经济体2024年经济提高速度将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提高速度有望平稳增长。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中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2024年中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将进一步强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强化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钢铁行业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钢协指出,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上升,高通胀、增长动能不足的风险。国内经济方面,经济长期回升向好,超大规模市场以及内需潜力为钢铁行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当前产能释放较快、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行业发展存在多重压力。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指出2024年钢铁行业稳增长的主要目标为“行业发展环境、产业体系逐步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准不断提升,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以有效措施推动钢铁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钢铁行业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市场整体需求趋弱,倒逼钢铁行业深挖重点领域消费需求,通过加强行业运行分析和市场供需预测,带领企业合理排产与品种结构调整,同时,坚持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出口,提升钢铁产业链国际化水平,实现钢铁行业供需动态平衡、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装备高端化升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快速推进废钢资源高效利用,引导电炉钢有序发展,创建世界先进的电炉钢产业集群;同时,开展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提高行业数据治理水平,加快钢铁行业智能升级,激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进程,支持钢铁企业争创环保绩效A级;快速推进低碳冶炼研发技术应用,加快节能增效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推进钢铁与铁合金、焦化、化工、建材、电力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协同减污降碳“联合体”等,统筹实现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鼓励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实施兼并重组,建设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公司集团,推动全国钢铁产能优化布局;支持在细分钢铁市场中具有主导权的专业化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做优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圈,打造先进钢铁产业集群。公司坚持党建聚力融合引领,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十四五”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要求,秉承“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聚焦“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瞄准制造业升级、进口替代、产业互联网、低碳发展机会,掌握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核心技术,坚持“双主业”战略,构建以钢铁新材料为核心的相互赋能、复合成长的产业链生态圈,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智造商。钢铁产业以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精品特钢基地为目标,加大对科学技术创新、超低排放和碳减排的研发和投入,通过数智转型提质增效、创新研发结构优化、绿色升级产城融合,做专做精做强特钢,从“制造”向“智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升级,从“智造”向“智服”(智能制造服务)转型。新产业聚焦新材料、产业互联网、低碳发展及产业链延伸赛道,实现产业升级跃变,培育一批领军、冠军企业,打造行业领袖与隐性冠军。公司2023年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为:钢材产量1,06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53亿元;钢铁主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概算3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支出35.80亿元。报告期,公司实际钢材产量1,039.87万吨,完成计划的98.10%;实现营业收入725.43亿元,完成计划的96.34%。公司钢铁主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支出24.44亿元,完成计划的68.27%,主要系考虑到行业情况,减少资本开支;环保设施同步运行率达到100%。(3)钢铁主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概算20.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支出23.00亿元;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在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2024年,是实现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立足中国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打造全球竞争力,系统构筑“战略能级、产业能级、创新能级、数智能级、运营能级、碳汇能级、生态能级、全球化能级、品牌能级、新组织能级”十大能级,努力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智造商。开拓创新,深挖协同降本、采购降本、质量成本、创新降本、流程再造降本等极致降本潜力;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打造全球级产品矩阵,以技术创新、产品研制、“JIT+C2M”敏捷交付、生态合作、用户体验设计等构筑产品技术壁垒和服务壁垒;围绕数智化运维和设备创新体系建设,以金智工程为依托,推动设备管理精细化、工程管理标准化;增强质量竞争力,创新体系建设、重大创新项目攻关、质量体系建设与运行、国内及国际认证、PCT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字化研发能力等持续提升;系统推进全球化能级建设,以产业能级、采销网络、创新网络、人才体系四大维度为抓手,打造全球竞争力。以AI和数据资产为着力点,打好数字化转型第二阶段战役。打造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数字化组织,让组织能级提升成为战略转型重要基石;让“智改数转网联,数实融合创新”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持续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发挥其叠加效应和倍增效应,助力企业精准决策、业务协同和运营管理;充分的发挥全要素全流程“一脑三中心”平台作用,打造敏捷精准响应、全流程自动寻优和成本效益智慧决策的生产运营体系。同时,不断探索跨组织跨领域产业互联生态,加速构建数据驱动与智能驱动的企业智慧生命体。围绕绿色低碳、节能降耗、产城融合等维度,持续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一是巩固全流程超低排放评估验收成果,积极地推进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二是积极地推进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计划;三是推进绿色低碳走深走实,打好“双碳”目标攻坚战;四是在生产的基本工艺低碳化上,瞄准绿色能源、打破绿色壁垒,提前布局,夯实未来发展绿色优势。新产业板块是公司产业链延伸、构建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版图。公司已纳入中信体系,在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上,要更聚焦主责主业、赋能主业;金恒科技发挥大型复杂系统集成和大型平台建设能力优势,做大做强外部业务;鑫洋供应链进一步拓展多个生态圈业务伙伴关系,提升经营绩效;钢宝股份、鑫智链、金元素等子公司致力于形成核心产品、核心业务;柏中环境聚焦水务和固废两个赛道持续发力。同时,积极地推进蔚蓝高科技集团发展,让海外焦炭基地成为公司效益新增长点。公司2024年钢铁主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概算为20.35亿元,聚焦重点产线和品种提质增效、智改数转、技术创新、节能降碳、创建“环保绩效A级企业”等方面做项目建设。其中,品种质量、提效增益、智能制造项目概算5.39亿元;环保、安全和节能等项目概算6.16亿元;装备措施、公辅配套项目概算8.80亿元。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资本预算支出23.00亿元,资产金额来源于自筹。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支出10.21亿元;已完工及2023年结转项目用款12.79亿元。上述经营计划所涉内容不构成公司对投入资产的人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充足的风险意识,并且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钢铁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运作情况高度相关。2023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中国经济韧性强,国家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持续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房地产维稳政策,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万亿元,同比下降9.6%,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万亿平方米,同比下降8.5%。“房住不炒”总基调没有变化,房地产市场某些特定的程度面临继续下行的风险。应对措施:(1)加强宏观政策分析与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预判,持续完善公司经营战略,积极抓住发展契机。(2)打好“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组合拳,增强核心竞争力。(3)发挥战略引领优势,打造以钢铁材料为核心+战略新兴起的产业的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ECO。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仍处于高位,表观需求存在继续下滑的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行业盈利水平持续处于低位。应对措施:(1)充分发掘智慧中心数字资产,提升敏捷经营能力。(2)采销联动协同赋能,优化采购节奏,择机、战略性采购;拓宽供应商采购渠道,建立优质渠道。(3)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打造高端产品,构筑公司产品技术服务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4)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开展极致降本举措,挖掘潜在效益。(5)重视期货套保对冲能力建设,弱化市场波动影响。(6)围绕上游产业链布局,提高全球化配置资源能力,加快印尼焦炭项目建设。2023年12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下发,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并制定相关目标,大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通过生效,中国钢铁业走出去面临外部市场挑战,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应对措施:(1)紧跟“清洁生产、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巩固超低排放改造成果,积极地推进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计划。(2)层层落实环保管理责任,将环保管理与生产运行、设备管理等相融合,落实事中管控。(3)加强工艺创新及绿色转型技术的研究,重点研发和推广绿色低碳产品,助力节能减排。(4)加快开展CBAM调研及应对策略研究,并就出口形势进行判断。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加,公司进口业务大于出口业务,外汇收支不平衡,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应对措施:(1)加强全球化资源配置,平衡美元资产负债规模。(2)打造高端产品矩阵,全方面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3)择机进行结售汇操作。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